欢迎访问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网站!
服务热线:020-87348684 会员登录 | 注册

22
2022
-
0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之一
一、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方案的一个部分,是指导施工活动和组织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根本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和审查,特制定本制度。
(1)编制的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总体方案,并根据工程特点,明确安全控制点。
2)各重要的分部、技术复杂及特殊的分部要编制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如:脚手架工程、大型吊装、深基坑作业、临时施工用电等。
3)施工组织设计(含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必须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必须在各相应的分项工程施工前制定。
(2)编制的原则
1)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工艺及其相应的施工次序,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危险。
2)从保证安全施工的要求出发,充分利用现有安全技术设备,如工程在安全方面需要的特殊装备,必须配置后才能进行施工。
3)针对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给施工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从安全保险装置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4)针对施工中有害、易燃、易爆作业,给施工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
5)针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给施工人员或周围居民、行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
6)要全面、具体考虑,安全技术措施应贯彻于全部施工工序中并相互配合,力求细致全面,可操作性强。
(3)编制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现场情况、工程特点)。
2)施工安全部署和组织机构(包括安全目标、安全管理重点目标、各阶段施工的安全管理、项目部安全管理架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单等)。
3)施工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
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
5)消防安全措施。
6)施工临时用电设计及用电平面布置图。
7)安全所需材料、设备及劳动力的使用计划。
8)安全设施施工平面布置图(包括安全标志牌、消防设施)。
(4)编制及呈批
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后,同项目部负责人进行初审、签名,送公司质安部审核。
2)公司工程部、质安部加具审核意见后,送公司技术负责人审定。
3)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审定签发。
二、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检查的内容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和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
2)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
3)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情况。
5)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6)依靠群众,经常开展查领导、查制度、查思想、查纪律的安全检查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7)项目部每周组织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
(2)安全检查要求
1)开展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各级主管安全人员要亲自参加。
2)安全检查的“四定”:定时、定人员、定任务、定路线。
3)逢节日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特别对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防爆、防盗等工作进行检查,制定节假日安全生产、保卫工作的具体措施。公司及各部门要安排人员值班,确保节假日安全。
4)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边检边改进,要特别注意整改队伍的建设和作用,解决存在问题。
5)安全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分类整理、分工负责、落实到人。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已解决的要汇报,要做到事事有答复,项项有着落,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做好事故、职业病、中毒、中暑的防范工作。
6)根据各地区全年各季节的特点,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防范性的安全检查。各季节检查要点:
春季:以电气设施、防潮、防霉、防漏触电为重点。
夏季:以防暑降温为重点,同时做好防暴雨、雷击、台风、危房倒塌、防洪等项工作。
秋、冬季:以防火、防冻害、防爆、防静电为重点。
(3)隐患的整改
1)各部门对已检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落实整改,坚持自查自改,边查边改的原则,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得拖延。
2)对暂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提出整改计划,按《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处理。
3)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三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日期),“两不交”(个人能整改的不交到部门、部门能整改的不交到公司)。各级安全监督责任人在整改项目完成后,必须亲自检查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签字认可,《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安全部门存档备案。
三、卫生防疫制度
(1)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做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
3)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如违反本条规定处罚工地负责人。
4)办公室内做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报告摆放整齐。
5)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桶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6)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机运下,严禁高空抛撤。
(2)施工现场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3)传染病疫情处理
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2)对患有传染病(非典、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登革热、淋病、梅毒、肺结核、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四、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要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必须使各有关部门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都明确了解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所以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总体安全技术交底应在工程项目开始前进行,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应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2)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项目部有关(包括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并确定时间、地点,通知公司质安部进行总体安全技术交底和各重要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3)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班组(包括民工班组)进行各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交底。
(4)施工班组负责人根据作业人员的工作项目、工作位置环境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施工队长、工长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
(6)安全技术交底应全面详细,并有针对性。
(7)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文字依据,履行签名手续。
五、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了贯彻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职业安全事故的报告。
公司质安部门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归口管理部门。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安全员,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并按下列规定报告:
1)轻伤事故,应立即报告现场安全员或项目部,项目部在半小时内向公司负责人、质安管理部、工会组织报告。
2)重伤及重伤以上人员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用最快捷的方式报告公司质安部和工会组织负责人及公司总经理、质安部、工会组织负责人确认事故已报告公司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发生火灾事故
发生火灾(警)事故时,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报告项目经理或上级领导。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烧伤者及使用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报警后,派专人到经贸部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具。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如发生人员伤害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按(1)条规定报告事故。
(3)发生急性中毒、中暑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位(工程部、党群部、办公室)外,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4)发生交通事故
施工作业现场的,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如发生人员伤害,前述第(1)条程序报告。
事故发生在公共交通道路的,司机应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如涉及第三方人员伤害的,除报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外,还应向承保的保险公司报告。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